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格物致知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zhī

格物致知

拼音gé wù zhì zhī

含义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处《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典故出处

  •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近义词

  • 致知格物

英文翻译

  • study natural phenomena in order to acquire knowledg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成语举例: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源自《论语·为政篇》中的一句话:“唯仁者能好人,能坏人。”其中“格物致知”是指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获得知识和智慧。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世界,通过实际观察和实践来获取真知。

使用场景

  • 格物致知常常用于教育和学习的语境中,强调通过实践和观察来获取知识。也可以用于鼓励人们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要有深入思考和实践的精神。

故事起源

  • 格物致知的思想起源于古代中国哲学家孔子的教学理念。孔子强调人们要通过实践和观察事物的本质来获得知识,而不仅仅是依靠书本知识。

成语结构

  • 格物致知是一个四字的成语,由“格物”和“致知”两个词组成。其中,“格物”表示观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致知”表示通过观察得到的知识和智慧。

例句

  • 1. 学习要善于格物致知,深入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2. 他通过格物致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记忆技巧

  • 记忆格物致知可以使用联想法。可以将“格物”联想成“观察事物的本质”,将“致知”联想成“获得知识和智慧”。通过将成语的含义与其结构进行联想,有助于记忆。

延伸学习

  • 学习格物致知的同时,可以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和思想。例如,“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等都是与格物致知有关的成语和思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学会格物致知,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来了解自然规律。2. 初中生:格物致知是科学实验的重要原则,只有通过实践和观察,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3. 高中生:在学习数学和物理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格物致知的方法,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和应用知识。4. 大学生:格物致知是一种科学精神,我们要在学术研究中坚持实践和观察,以获得新的发现和突破。

拆字解意

格物致知成语造句

  • 格物致知造句(精选31条)

    1、G点的声音在刘明耳畔响起,刘明打开格物致知模式观察自己。2、儒家与道家在这第二步也是相同,儒家更进一步的典籍大多都是写人情道理教人格物致知,道家的诸多道经也都描述他们认识的天地大道。3、程朱“格物致知”论的失败正是其整个悲剧命运的一个缩...

  • 格物致知造句(精选25条)

    格物致知解释: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1、清末,物理、化学等学科被统名为格致”,这是格物致知的简称。2、他以格物致知”阐述其认识论和方法论。3、中国传统空间美学追求格物致知,探索物&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