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枝拾叶
拼音bào zhī shí yè
含义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奚事抱枝拾叶,徒金铁国会立宪之云乎?”
典故出处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奚事抱枝拾叶,徒金铁国会立宪之云乎?”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常用程度:一般
详细解释
- 抱枝拾叶的意思是只抓住了树枝上的几片叶子,却没有看到整个树木,从而不能全面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全貌。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眼光狭窄,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部分而不能全面把握。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观察、分析问题时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没有深入思考和全面了解。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如果只看到了问题的一小部分,就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故事起源
- 《庄子·养生主》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只看到了树枝上的几片叶子,却没有看到整个树木,从而误以为树木已经枯死。这个故事成为了形容人的眼光狭窄的典故,后来演变为成语“抱枝拾叶”。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抱枝是动词短语,拾叶是宾语。
例句
- 1. 他总是抱枝拾叶,缺乏全面的思考。2. 这个问题不是只看表面,要抱枝拾叶才能找到解决办法。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抱枝拾叶”联想为一个人只抓住了树枝上的几片叶子,没有看到整个树木。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树枝,一边抱着树枝一边拾起树上的叶子,表达眼光狭窄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类似的成语,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貌取人”等,来扩大对眼光狭窄问题的认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只看到了自己的一点小成绩,抱枝拾叶,没有看到其他同学的进步。2. 初中生:有些同学只在意学习成绩,抱枝拾叶,没有看到其他重要的方面。3. 高中生:在备考高考时,不能只关注题海战术,要抱枝拾叶,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4. 大学生:大学生要拓宽眼界,不要抱枝拾叶,要全面了解社会和专业知识。5. 成年人:在工作中,不能只看到短期利益,要抱枝拾叶,深入思考长远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