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中取栗
拼音huǒ zhōng qǔ lì
含义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出处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典故出处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近义词
代人受过、为人作嫁
反义词
坐享其成
英文翻译
be a cat's paw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成语举例: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别人火中取栗。(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正音:栗,不能读作“sù”。
成语辨形:栗,不能写作“粟”。
成语谜面:人
成语故事
从前有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到农家院中正在炒栗子,猴子馋得口水直流,就问猫喜不喜欢吃栗子。猫表示想吃,猴子叫猫趁主人不在场时去烧着火的锅里拿栗子,猫忍着烫把栗子一个一个拿出来,猴子则在一旁乐呵呵地一个个吃栗子。
详细解释
- 成语“火中取栗”源自于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一只猴子看到一堆烧红的炭火中的栗子,非常香甜诱人。猴子想吃栗子,但又怕被火烫伤。于是,猴子找来一只狐狸,请求狐狸帮助它取栗子。狐狸很聪明地拒绝了猴子的请求,告诉猴子这是一种冒险行为,不值得去做。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为了自己或他人的利益冒险去做某事,特别是冒险去做一些危险或困难的事情。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寓言故事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庄子》一书中。
成语结构
- 火中取栗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火”、“中”、“取”、“栗”。
例句
- 1. 他为了帮助朋友,不顾个人安全,火中取栗。2. 她冒险去做了一项艰难的任务,成功地火中取栗。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火中取栗”与故事情节联系起来,想象猴子为了取到栗子而冒险进入火中的场景,以此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冒险、勇敢、利益等相关的成语,如“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为了帮助同学,小明冒险去捡掉进河里的球,真是火中取栗啊!2. 初中生:为了争取学校的荣誉,我们决定火中取栗,参加全国数学竞赛。3. 高中生:他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毅然放弃了稳定的工作,选择了火中取栗的创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