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鸣鳖应
拼音áo míng biē yīng
含义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出处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成语举例:这两只小动物在一起时间久了,表现得非常默契,严然是~。
常用程度:一般
详细解释
- 鳌是一种巨大的海龟,鸣是发出声音,鳖是一种小龟。这个成语比喻有权势的人一发号令,其他人都会迅速响应,像鳌鸣鳖应一样。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有权势的人的号令得到迅速响应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人们对权威的追随和顺从。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鳌有鳖焉,其名为鳖鼻。鳖鼻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有鸟焉,其名为鳌鸣。鳌鸣之声,一鸣而百蛇出。鳌鸣之声,百兽震栗。鳌鸣之声,百鸟惊飞。”
成语结构
- 主语是“鳌”,谓语是“鸣”,宾语是“鳖应”。
例句
- 1. 领导一发号令,全体员工鳌鸣鳖应,立刻行动起来。2. 这位教授的观点一出,学生们鳌鸣鳖应地表示认同。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鳌鸣鳖应”拆分成“鳌”、“鸣”和“鳖应”,然后联想鳌的声音发出后,鳖们都会应声而动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龙骧虎步”、“马首是瞻”等,加深对权势和追随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鳌鸣鳖应地排队进入教室。2. 初中生:班长的口令一出,全班同学鳌鸣鳖应地整齐列队。3. 高中生:校长的动员讲话一结束,学生们鳌鸣鳖应地投入到志愿者活动中。4. 大学生:导师的指导意见一给出,学生们鳌鸣鳖应地修改论文。5. 成年人:领导的安排一下达,员工们鳌鸣鳖应地展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