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
拼音bào tiǎn tiān wù
含义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出处《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典故出处
《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近义词
挥霍无度、挥金如土
反义词
克勤克俭、精打细算、节衣缩食
英文翻译
waste natural product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成语举例:既有许多值钱有东西,任人作践了,也似乎暴殄天物。(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表示不爱惜财物,随意糟蹋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殄,不能读作“zhēn”。
成语辨形:殄,不能写作“珍”。
详细解释
- 暴殄天物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暴殄”意为草率妄为,毁坏;“天物”指珍贵的事物或物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对珍贵事物的不负责任的态度,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和破坏。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批评那些对环境、资源、艺术品等珍贵事物不加珍惜、草率妄为的人。例如,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损坏文物、滥砍滥伐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对待感情不负责任、对待自己的身体不爱惜的人。
故事起源
- 暴殄天物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官员叫孟尝君,他非常喜欢收藏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有一天,他听说有人找到了一块非常珍贵的玉石,他非常想要得到它。于是,他派人去购买,但是价格太高,他不愿意出那么多钱。于是,他就让人偷偷地把玉石偷走了。然而,他却不知道,这块玉石是被人们供奉在神庙里的,是大家共同的财富。当人们发现玉石被偷走后,非常愤怒,认为孟尝君这样的行为是对天地之物的草率妄为,于是就用“暴殄天物”来形容他的行为。
成语结构
- Subject + 暴殄 + 天物
例句
- 1. 这家工厂的排污行为简直是暴殄天物,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2. 他的行为就像是暴殄天物,毁坏了我们多年来建立起来的友谊。3. 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暴殄天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暴殄天物”与“草率妄为,毁坏殆尽”这个含义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在草原上乱砍乱伐,毁坏了一片美丽的自然景观,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珍贵物品的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不要暴殄天物。2. 初中生:一些人为了追求暂时的利益,却暴殄天物,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3. 高中生:当我们使用电力时,也要注意节约用电,不要暴殄天物,浪费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