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休共戚
拼音tóng xiū gòng qī
含义①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难。亦作“同休等戚”。
出处《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
典故出处
《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
近义词
同休等戚、休戚相关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①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难。亦作“同休等戚”。
成语举例:清·李渔《巧团圆·防辱》:“指望他早去早回,毕了婚姻之事,也有个同休共戚之人。”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同休共戚的含义是指在家庭或朋友圈中,大家一起休息放松,互相关心和照顾,并共同享受亲情和友情带来的快乐。这个成语强调了彼此之间的团结和互助,以及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意义。
使用场景
- 同休共戚可以用于形容家人或朋友之间共同休息放松的场景,也可以用于形容相互关心和照顾的情景,例如家庭聚会、朋友聚会、节假日等。
故事起源
- 同休共戚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相传,孟子和荀卿是古代中国的两位著名思想家,他们曾经一起游历各地,互相学习并交流思想。一次,他们在一座山上休息,孟子看到一只鸟在草丛中筑巢,便感慨地说:“鸟儿有巢,而人无家可归,太可怜了。”荀卿听后,深有同感,于是提出了“同休共戚”的观点,认为人们应该共同休息,共同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友谊的快乐。
成语结构
- 同休共戚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同休”表示共同休息,而“共戚”表示共同享受天伦之乐。
例句
- 1. 在这个节假日里,我们全家人一起回老家,同休共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2. 朋友们相约一起去旅行,同休共戚,互相照顾,让旅途更加温暖而美好。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大家庭或一个朋友圈,大家围坐在一起休息放松,互相关心和照顾,共同享受天伦之乐的场景。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家庭和友情相关的成语,例如“家和万事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进一步丰富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放假,同休共戚,玩得非常开心。2. 初中生:在寒假里,我和我的家人一起旅行,同休共戚,体验了不同的文化和风景。3. 高中生:考完高考后,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举办了一个毕业聚会,同休共戚,回忆了三年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