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停鹄峙
拼音luán tíng hú zhì
含义用以比喻子孙贤俊。同“鸾鹄停峙”。
出处明·袁宏道《寿洪太母七十序》:“子十有一人,孙三十有许人,鸾停鹄峙,琼芬蕙列。”
典故出处
明·袁宏道《寿洪太母七十序》:“子十有一人,孙三十有许人,鸾停鹄峙,琼芬蕙列。”
近义词
鹄峙鸾停、鸾鹄停峙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用以比喻子孙贤俊。同“鸾鹄停峙”。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好的事物;鹄,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尚的品质。鸾鹄原本是相互依偎的,而"鸾停鹄峙"则表示鸾与鹄相对而立,互不相让的情景。这个成语形容两者地位相当,不肯退让。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双方势均力敌,互不让步的情况。也可用来形容两个人在某个问题上意见相左,互不妥协。
故事起源
- 《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鸾鹄是两种神鸟,它们原本是相互依偎的,但有一天它们发生争执,互不相让,结果就形成了"鸾停鹄峙"的景象。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们两个在商场上的竞争中鸾停鹄峙。2. 这两个政党在议会上的争论中鸾停鹄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鸾和鹄这两个神鸟相对而立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鸾和鹄在争夺一块食物时,互不相让的情景。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水火不容"、"针锋相对"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两个在抢玩具的时候鸾停鹄峙,都不肯退让。2. 初中生:在学校的篮球比赛中,两队队员的对抗鸾停鹄峙,比分一直不分伯仲。3. 高中生:在班级的团队合作项目中,两个同学的意见不合,导致鸾停鹄峙,无法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