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蛇骑虎
拼音wò shé qí hǔ
含义比喻处境极险恶。
出处《魏书·彭城王传》:“彦和手握蛇骑虎,不觉艰难。”
典故出处
《魏书·彭城王传》:“彦和手握蛇骑虎,不觉艰难。”
近义词
势如骑虎
英文翻译
hold a snake and ride a tig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处境极险恶。
成语举例:宋 刘克庄《贺新郎 送陈真州子华》:“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北魏时期,魏高祖死于行宫,彭城王元勰等为防不测,密不发丧,下诏徵世宗会驾。灵柩行至鲁阳,才发丧。当时咸阳王元禧怀疑元勰有阴谋说“你这样做很危险。”元勰怀恨在心说“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握蛇骑虎,不觉艰难。”。
详细解释
- 握蛇骑虎是一个比喻形容人勇敢果断、敢于冒险、勇往直前的行为。握蛇指的是握住毒蛇,骑虎指的是骑在猛虎身上。蛇和虎都是危险的动物,能够握住蛇或骑在虎背上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胆量。因此,握蛇骑虎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勇敢无畏,毫不退缩。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挑战或危险时,敢于冒险、勇往直前的行为。可以用来形容勇敢的战士、冒险家或者有决心、有魄力的人。
故事起源
- 握蛇骑虎的故事起源于《逸周书·大戴礼记》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子胥的人,在楚国被贬为奴隶,但他并没有放弃追求复国的理想。他毅然决然地握住蛇,并骑在猛虎背上,向楚国的国君展示了他的勇气和决心。最终,子胥成功地帮助楚国复国,成为楚国的大臣。
成语结构
- 握蛇骑虎是一个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表达了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的勇敢和果敢。
例句
- 1. 他握蛇骑虎,毅然决然地追求自己的梦想。2. 面对困难,我们要像握蛇骑虎一样勇敢地面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握蛇和骑虎的形象与勇敢、果敢的行为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握住蛇,不畏危险,而且还骑在猛虎背上,勇往直前。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握手言和”、“骑驴找驴”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握蛇骑虎,毅然决然地参加了学校的英语演讲比赛。2. 初中生:我要像握蛇骑虎一样,勇敢地面对高考的挑战。3. 高中生:他在创业的道路上握蛇骑虎,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