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实循名
拼音zé shí xún míng
含义按其名而求其实。
出处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自非责实循名,不能彰善瘅恶。”
典故出处
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自非责实循名,不能彰善瘅恶。”
近义词
循名责实、循名考实、求名责实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按其名而求其实。
成语举例:观者依检先后,责实循名,语无褒贬,而意具抑扬。★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永清县志政略序例》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要名实相符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责实循名是由“责任”、“实际”、“循序渐进”和“名义”四个词组成的成语。它强调了在处理问题或解决困难时,应该以实际情况和事物的本质为依据,而不是被表面的名义所迷惑。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客观真实地看待问题,不要被虚假的外表所蒙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采取行动。
使用场景
- 责实循名可以用于各种生活和工作场景中,特别是在处理问题、做决策、分析情况等方面。例如,在工作中,当面临一个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不要轻信表面的名义,而要认真分析和解决问题。
故事起源
- 责实循名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形名实辅,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这句话强调了名义和实际的关系,指出名义不正,言语就不顺畅,事情就无法顺利进行。而责实循名则是这个观点的衍生,强调了在处理问题时要以实际为依据,不被名义所迷惑。
成语结构
- 责实循名是由四个词组成的成语,每个词都有自己的含义,但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意义。
例句
- 1. 在制定计划时,我们要责实循名,不能只看表面的数据。2. 领导要善于辨别真假,责实循名,不被表面的名义所迷惑。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责实循名拆分成四个部分记忆,然后通过联想来记忆每个部分的含义。例如,责任可以联想为承担责任,实际可以联想为真实的情况,循序渐进可以联想为一步一步进行,名义可以联想为虚假的外表。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实际情况相关的成语,如实事求是、实际问题等,以加深对实际情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中责实循名,不再迷信题目的难易程度。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责实循名,不要被别人的表演所迷惑。3. 高中生:在选择专业时,我会责实循名,不会盲目追求名利。4. 大学生及以上:在创业过程中,我会责实循名,不会轻易相信他人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