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吞山河
拼音qì tūn shān hé
含义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典故出处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近义词
气冲牛斗、气壮山河
反义词
气息奄奄
英文翻译
full of daring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成语举例: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山,不能读作“sān”。
成语辨形:气,不能写作“汽”。
成语辨析:气吞山河和“气壮山河”都有“气势盛大”的意思;但气吞山河偏重在“吞”;是指“气势庞大足以吞掉山河”;而“气壮山河”偏重在“壮”;是指“气势宏大可以使山河增色。”气吞山河重在气魄雄伟;“气壮山河”重在气概的盛大。
成语谜面:氙氚;雾霭笼罩大地
详细解释
- 气:气势;吞:吞噬;山河:山川河流。比喻人的气势和力量如此强大,能够征服一切困难和敌人,就像能够吞噬山川河流一样。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英勇、雄壮的气势,或形容人的胸怀、志向宏大,具有强大的力量和能力。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项羽的一段故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带领军队征战河山,势如破竹。有一次,项羽率领大军攻打巨鹿,他带着自己的亲卫冲入敌阵,杀敌无数,英勇无比,敌人望风而逃。当时有人对项羽说:“你的气势就像能够吞噬山河一样。”从此,人们用“气吞山河”来形容人的英勇和雄壮的气势。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气势如虹,气吞山河,让人望而生畏。2. 这位将军英勇无敌,带领军队气吞山河,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巨人站在山川之间,张开大口,准备吞噬整个山河,展现出巨大的力量和威严。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气势、力量相关的成语,如“力不从心”、“气宇轩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的时候,声音洪亮,气吞山河,我们都被吸引住了。2. 中学生:比赛时,队长带领我们气吞山河,最终获得了冠军。3. 大学生: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致辞气吞山河,让我们倍感自豪和振奋。4. 成年人:他的演讲气吞山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气吞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