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女不更二夫
拼音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含义烈女:刚正有节操的女子。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
出处
词语
烈女不更二夫
拼音
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解释
烈女:刚正有节操的女子。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
烈女不更二夫 (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夫人怒欲悔亲,依旧要将莺莺与郑恒,焉有此理?道不得个‘烈女不更二夫’。”
示例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
详细解释
- 烈女,指忠贞不屈的女性;不更,指不改嫁;二夫,指第二个丈夫。这个成语形容一个忠贞的女人宁愿死也不会改嫁给第二个丈夫。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女性对待婚姻的忠贞态度,也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坚定不移的态度。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女性英雄——孟姜女。相传,她的丈夫被迫从事苦役,最终死在了工地上。听闻噩耗的孟姜女十分伤心,但她不愿意改嫁,宁愿守寡一生。她每天都去祭拜丈夫,哭泣着寄托哀思。最终,她的坚贞感动了上天,大地震动,她丈夫的坟墓露出了一角,孟姜女得以亲自祭拜。
成语结构
- 烈女不更二夫
例句
- 1. 她真是个烈女不更二夫,即使遭遇了困难,也绝不会放弃对爱情的执着追求。2. 面对诱惑,他始终保持烈女不更二夫的态度,坚守自己的原则。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孟姜女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她坚守自己的忠贞不屈的精神,以及她宁愿死也不会改嫁的决心,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孟姜女的故事,以及其他与忠贞、坚贞相关的成语,如“忠贞不渝”、“忠贞不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是个很烈女不更二夫的人,她说只爱爸爸一个人。2. 初中生:她的坚持让人敬佩,她是一个真正的烈女不更二夫。3. 高中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烈女不更二夫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应该向她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