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从心
拼音lì bù cóng xīn
含义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出处《后汉书·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
典故出处
《后汉书·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
近义词
无能为力、心有余而力不足
反义词
得心应手、力所能及
英文翻译
strength not equal to the will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成语举例:按我的政治思想水平、斗争阅历和知识能力,担当编选陈毅同志诗词的工作确是力不从心。(张茜《陈毅诗词选集 序言》)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谦辞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成语辨析:力不从心和“无能为力”都可表示没有力量或力量不够。但力不从心偏重指虽然心里想做;可力量不够;“无能为力”没有心里想做这层意思。
成语谜面:怒误作努
歇后语:一个蚂蚁搬泰山
成语故事
出处:《后汉书 班超传》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释义:比喻力量不够,无法实现愿望。故事:东汉时,班超受明帝派遣,率领几十个人现使西域,屡建奇功。然而,班超在古西域经过了27个年头,年事已高,身体衰弱,思家心切,于是就写了封信,叫他的儿子捎至汉朝,请求和帝刘肇把他调回。此信未见反应。他的妹妹班昭又上书皇帝,申明哥哥的意思。信中有这样的几句话:“班超和他同去西域的人中,年龄最大,现在已过花甲之年,体弱多病,头发已白,两手不遂,耳朵不灵,眼睛不亮,扶着手杖才能走路……如果有淬不及防的暴乱事件发生,班超的气力,不能顺从心里的意愿了,这样,对上会损害国家的长治之功,对下会毁坏忠臣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实在令人痛心呀!”和帝刘肇被深深地感动了,马上传旨调班超回汉。班超回到洛阳不到一个月,就因胸胁病加重而支世,终年71岁。
详细解释
- 力不从心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力”、“不”、“从”、“心”四个字组成。力指的是能力、实力;不表示否定、无法;从表示跟随、顺从;心指的是意愿、决心。整个成语意思是指一个人虽然有非常强的意愿和决心去做某件事情,但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或完成任务。
使用场景
- 力不从心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时,虽然有很强的意愿和决心,但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或完成任务。可以用在工作、学习、竞赛等各种场景中。
故事起源
- 力不从心的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后汉书·班彪传》中的记载。班彪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历史学家,他在描述班超的事迹时使用了“力不从心”的词语。班超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他在执行任务时,虽然有很强的意愿和决心,但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无法完成任务。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描述力量和意愿不匹配的常用词语。
成语结构
- 力不从心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力”、“不”、“从”、“心”四个字组成。
例句
- 1. 我很想帮忙,但是力不从心,因为我不懂这方面的知识。2. 他虽然有很大的决心,但是由于时间紧迫,力不从心地完成了任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拼尽全力用力气去推动一块巨石,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移动它。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住“力不从心”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查阅成语词典或阅读相关的故事、小说来了解更多的成语用法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虽然很想参加足球队,但是力不从心,因为我腿脚不太灵活。2. 初中生:我很想考上理想的高中,但是力不从心,因为我的成绩不够好。3. 高中生:我很想参加数学竞赛,但是力不从心,因为我对高难度的数学题目不太擅长。4. 大学生:我很想参加留学交流项目,但是力不从心,因为我的家庭经济条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