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口声声
拼音kǒu kǒu shēng shēng
含义形容一次一次地说,或经常说。
出处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
典故出处
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
近义词
有口无心、言不由衷、指天誓日
反义词
心口如一、言为心声、一言不发
英文翻译
say again and again <keep on saying glibly announc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一次一次地说,或经常说。
成语举例:他口口声声地说想家却一直没有回去。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状语;形容反反复复地陈述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谜面:双方会谈
详细解释
- 口口声声意为嘴巴里说得很多,但实际行动很少。形容人只会空谈,徒有虚名,缺乏实际行动。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会说大话却不愿意付诸实际行动的人。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描述那些一味空谈,只会说而不会做的人。在讨论一些需要实际行动的问题时,也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提醒人们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实际行动。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十一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叫管仲的人。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非常重视实际行动,崇尚实干。有一次,齐国的宰相告诉管仲:“我听说你只会说大话,但从来不付诸实际行动。”管仲非常愤怒,他回答说:“我不是那种只会口口声声的人,我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从此以后,“口口声声”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用来形容那些只会说而不会做的人。
成语结构
- 四个连续的重复的“口口声声”构成了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反复说同样的话的意思。
例句
- 1. 他口口声声说要改变,但实际上没有采取任何行动。2. 别光口口声声,要有实际行动才能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 将“口口声声”与只会说不会做的人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你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那里,嘴里不停地喋喋不休地说着同样的话,但没有实际行动。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言而无信”、“空谈误国”等,来拓展对口口声声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口口声声地说要好好学习,但每次考试都不及格。2. 初中生:别光口口声声地说要为环境保护做贡献,要实际行动起来。3. 高中生:政治家应该不仅在选举期间口口声声地承诺,而且要在任期内实际改善人民的生活。4. 大学生: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