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绕梁
拼音yú yīn rào liáng
含义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典故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近义词
绕梁三日、莺舌百啭、如闻天籁
反义词
不堪入耳
英文翻译
A singers voice is extremely beautiful and leaves one a deep impressio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成语举例: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梁实秋《听戏》)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绕,不能读作“rǎo”。
成语辨形:梁,不能写作“粱”。
成语故事
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这次演唱,轰动全城。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韩娥,请她再来演唱。
可是旅店老板却对韩娥很不礼貌,韩娥忍不住放声大哭。哭声悲伤凄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动得流下泪来。由于韩娥的歌声,婉转动听,唱完以后两三天,似乎还有遗留的歌声,在屋梁间缭绕飘荡,一连三天,大家都难过得吃不下饭。当人们听说韩娥已经出城离去时,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韩娥不便违拗百姓的要求,便回来为大家继续演唱了一次。听众很高兴,几天来的悲伤情绪一扫而空。 《列子·汤问》在描写这一情节时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从此,人们称赞歌声或音乐的美妙,余音不绝,就常用“绕梁三日”来比喻。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比喻音乐或歌声悠扬动听,使人心情舒畅,久久不能忘怀。它形象地描述了声音像绕梁的余音一样,在耳边回荡,久久不散。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音乐或歌声的美妙,也可以用来形容文章或演讲的优美动人。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音乐、歌声、演讲或文章等具有美妙动人的声音或文字。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的美好回忆。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醉我独醒,众人皆醒我独醉。安得忧思两相绝,背座萧萧花正开。”其中“背座萧萧花正开”一句描写了背后有一片花开的景象,意味着背后的声音回荡不绝,这就是“余音绕梁”的意思。
成语结构
- 主要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余音”和“绕梁”。
例句
- 1. 这首歌的旋律真是美妙动听,余音绕梁,久久不能忘怀。2. 演讲结束后,观众们纷纷赞叹,称其演讲声音余音绕梁,令人难以忘怀。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余音绕梁”这个成语的意思,将其与美妙动听的音乐声音或歌声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想象余音在耳边回荡不去的场景,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音乐、声音相关的成语,如“韵律如诗”、“声名鹊起”等,加深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了一首歌,余音绕梁,让我陶醉其中。2. 初中生:演唱会上的歌声余音绕梁,让人心情愉悦。3. 高中生:老师的演讲声音余音绕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 大学生:这篇文章的文字优美动人,读后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