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壁上观
拼音cóng bì shàng guān
含义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典故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近义词
作壁上观、袖手旁观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袖手旁观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大将章邯领兵攻打赵国,赵军大败,逃到巨鹿死守,等待救援,各路反秦大军按兵不动。只有项羽率军把秦军包围,项羽力能扛鼎,冲入敌阵,斩杀敌将苏角,大败秦军。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原来作壁上观的人纷纷投靠。
详细解释
- 从壁上观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描述旁观者或观察者的态度和行为。它表示不直接参与某个事件或活动,而是站在一旁观察、评价或评论。这个成语强调了旁观者的客观性和客观观察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旁观者对某个事件或行为的评价。它可以用在各种情境中,如社交场合、工作环境或家庭生活中。它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在决策或争论时保持客观,不要被个人情感或利益所影响。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两个人在一堵墙边上争吵不休,而墙上的一个人默默地观察着,没有参与其中。当争吵结束后,墙上的人对他们说:“从壁上观,无论是非。”这个故事强调了旁观者的客观性和观察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 从壁上观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从”、“壁”和“观”。
例句
- 1. 在重要的决策中,我们应该从壁上观,不受个人感情的干扰。2. 他喜欢从壁上观,不愿意直接参与任何争论。3. 作为旁观者,我们应该保持客观,从壁上观。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记忆技巧帮助记忆这个成语:1. 将“从壁上观”分为三个部分:从、壁、观。2. 将每个部分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如“从”可以想象成一个人站在一边,“壁”可以想象成一堵墙,“观”可以想象成一个人在观察。3. 将这些形象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故事情节,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义和结构。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从壁上观”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或提取出更多的例句来加深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从壁上观,不喜欢直接参与游戏。2. 初中生:在班级讨论中,我宁愿从壁上观,不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3. 高中生:在家庭决策中,我会从壁上观,然后给出我的建议。4. 大学生:作为旁观者,我会从壁上观,不参与他人的争论。5. 成年人:在工作会议上,我会从壁上观,然后做出我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