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心骇目
拼音dòng xīn hài mù
含义形容使人惊异。
出处宋·杨万里《答周监丞》:“‘濯龙’二大字,洞心骇目,得未曾有。”
典故出处
宋·杨万里《答周监丞》:“‘濯龙’二大字,洞心骇目,得未曾有。”
近义词
洞心骇耳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使人惊异。
成语举例:初不知异闻之有录也。一日出示,余洞心骇目,多闻所未闻者。★清·卢文弨《跋》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用于事情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洞心骇目是由“洞心”和“骇目”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洞心指心里发慌,心神不宁;骇目指眼睛因为惊讶或恐惧而睁得大大的。这个成语形容人看到令人惊讶、恐怖的景象时,心里十分慌乱。
使用场景
- 洞心骇目常用于描述非常吓人或令人震惊的场景,比如看到惊险的事故现场、恐怖的恶作剧,或者是遭遇到突如其来的危险情况等等。也可用于形容听到令人震惊的消息或看到令人惊讶的景象时的心理反应。
故事起源
- 洞心骇目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卷二十一·孟子荀卿列传》中。在古代,有一位叫荀卿的人因为在朝廷上直言劝谏,被当时的皇帝所恼怒,被赐死。后来,有人看到他的尸体时,发现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惊讶地说:“他的眼睛洞心骇目!”从此,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
成语结构
- 洞心骇目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具有形象意义的词语组成。
例句
- 1. 当他看到车祸现场时,他感到洞心骇目,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2. 这个恐怖电影的画面让观众洞心骇目,不敢继续看下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洞心骇目这个成语想象成一个人看到了令人惊讶、恐怖的景象后,心里慌乱地捂住了胸口并睁大了眼睛。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尝试寻找其他与洞心骇目类似的成语,比如洞若观火、惊心动魄等,来拓展你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看到那只大蜘蛛爬上墙壁时,我感到洞心骇目,吓得尖叫起来。2. 初中生:在游乐园的过山车上,我感受到了洞心骇目的速度和高度,非常刺激。3. 高中生:电影中的恐怖场景让我洞心骇目,但却让我充满了紧张和刺激的感觉。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洞心骇目”这个成语。祝你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