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螳臂当辕在词典中的解释
tángdāngyuán

螳臂当辕

拼音táng bì dāng yuán

含义比喻自不量力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出处

词语

  • 螳臂当辕

拼音

  • táng bì dāng yuán

解释

  • 比喻自不量力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出处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势弱难敌,谓之螳臂当辕;人生易死,乃曰蜉蝣在世。”

详细解释

  • 螳臂,指螳螂的前肢;当辕,指牛的牵引力。螳臂当辕形容力量太小,企图阻挡大势或强大的力量,自不量力。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面对强大的对手或困难时,力量或手段太小,无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或改变。

故事起源

  • 成语“螳臂当辕”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中,曾经对抗过秦朝的统治者。有一次,项羽率军攻打秦军,敌人派出了韩信作为对手。韩信是一位非常聪明和勇敢的将领,他很快就发现了项羽的弱点,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战略来对付他。面对韩信的猛烈攻击,项羽感到非常愤怒,但他却无法阻止韩信的进攻。最后,项羽终于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太小,无法与韩信相抗衡,于是用“螳臂当辕”来形容自己的无能。

成语结构

  • 螳臂当辕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螳臂”是主语部分,表示螳螂的前肢;“当辕”是谓语部分,表示牛的牵引力。

例句

  • 1.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职员,怎么可能螳臂当辕呢?2. 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不能螳臂当辕,要找到其他的解决办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只螳螂用它微小的前肢去阻挡一辆牛拉的大车,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的成语和其故事起源,可以帮助丰富词汇和理解中国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想要阻止同学们玩捉迷藏,但他力量太小,就像螳臂当辕一样。2. 初中生:面对学业的困难,我们不能螳臂当辕,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3. 高中生:他虽然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不怕困难,不螳臂当辕,一直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行。

拆字解意

螳臂当辕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