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折兰摧
拼音guì shé lán cuī
含义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出处元·曹之谦《吊王内翰从之》诗:“山蟾斗仰名空在,桂折兰摧恨未休。”
典故出处
元·曹之谦《吊王内翰从之》诗:“山蟾斗仰名空在,桂折兰摧恨未休。”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桂树是一种高贵、优美的树木,兰花是一种高雅、美丽的花卉。成语“桂折兰摧”形容桂树折断、兰花凋谢,意味着人才丧失或事物毁坏。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才辈出的地方突然间没有了人才,或者美好的事物突然间毁坏或消失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诗。诗中写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桂树暗愁中含露,葵花重被露华重。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其中,“桂树暗愁中含露,葵花重被露华重”形象地描述了桂树折断、兰花凋谢的情景,后来成为了“桂折兰摧”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桂折兰摧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名词“桂”、“兰”和动词“折”、“摧”组成。
例句
- 1. 这个城市曾经是人才辈出的地方,但现在桂折兰摧,难以找到优秀的人才。2. 由于经济危机,许多企业都面临着桂折兰摧的困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桂折兰摧”与桂树折断、兰花凋谢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人才丧失或事物毁坏相关的成语,如“穷途末路”、“一蹶不振”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花园里的桂树被风吹折了,好可怜。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人才资源丰富,但如果不加以保护,可能会出现桂折兰摧的情况。3. 高中生:这部电影是关于一个家族的兴衰的,讲述了从繁荣到桂折兰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