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得尺
拼音dé cùn dé chǐ
含义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出处《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典故出处
《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近义词
得尺得寸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成语举例:惟须认定主见,中外一意,合力坚持,得寸得尺,相机筹办,必可循序就范。★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得寸得尺是指一个人得到一点东西后,贪心不足,要求更多。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人的贪婪和不满足的心理状态。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于得到的东西不满足,总是追求更多,贪得无厌。
故事起源
- 《庄子·秋水》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河边偷偷挖土,河神出现后,他要求河神把他挖的土还给他。河神答应了他,但是他又要求河神把他挖的土填回去。这个故事寓意人们贪得无厌,得到一点就要求更多。
成语结构
- 得寸得尺是一个并列结构的成语,由“得寸”和“得尺”两个部分组成。
例句
- 1. 他得寸得尺,从不满足于现状。2. 这个人贪得无厌,得寸得尺,永远不知足。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拿着一把尺子,在得到一寸的时候,他还要求再得到一尺,形象地表达了贪婪的心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得寸进尺、得陇望蜀等,加深对贪婪心理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得到一块巧克力,但他得寸得尺,还想再要一块。2. 初中生:小红得到了满分的成绩,但她得寸得尺,还在努力追求更好的成绩。3. 高中生:大卫得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但他得寸得尺,一直在寻求更高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