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野人奏曝在词典中的解释
rénzòu

野人奏曝

拼音yě rén zòu pù

含义比喻微薄的贡献。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杨朱》:“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

典故出处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杨朱》:“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

近义词

  • 野人献曝、野人献日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比喻微薄的贡献。
    成语举例:清 章炳麟《记政闻社员大会破坏状》:“野人奏曝,自古而有之。”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微薄的贡献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农夫,由于家贫终日穿一件粗麻衣,勉强过冬。第二年春天,天气晴朗,他就脱光衣服在太阳下曝晒,觉得十分舒服,由于没有见过漂亮的皮衣和高大的房子,就对妻子说将把这取暖的办法进献给国王。

详细解释

  • 野人奏曝一词出自《庄子·外物》。野人指的是未经教化的人,奏曝指的是奏乐和歌唱。成语采用了反义修辞,通过将野人与奏曝相结合,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没有受过教育、野蛮粗鲁的人。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一个人言行粗鲁、没有修养、举止不端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某人的不文明行为,或者形容某人的素质低下。

故事起源

  • 成语野人奏曝的故事起源于庄子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野人不懂礼仪,却自以为很懂得音乐,于是他奏起了曲子。但是他的音乐声音难听得让人无法忍受,被人们称为“野人奏曝”。这个故事通过野人奏曝的形象,来讽刺那些自以为是却不懂礼仪的人。

成语结构

  • 野人奏曝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形容词和两个动词组成。

例句

  • 1. 他的举止粗鲁,简直像个野人奏曝。2. 这个人完全没有素质,就像一个野人奏曝。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野人奏曝的故事情节,将野人的粗鲁行为和奏曝的难听音乐联系起来,形象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庄子的其他寓言故事,了解其中的哲理和道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同学说话很粗鲁,就像野人奏曝一样。2. 初中生:他的行为举止太不文明了,简直就是个野人奏曝。3. 高中生:这个人没有修养,举止粗鲁,完全是个野人奏曝。4. 大学生:我们应该遵守社会公德,不要像野人奏曝一样行为不端。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野人奏曝”。

拆字解意

野人奏曝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