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身糜骨
拼音yǔn shēn mí gǔ
含义犹言粉身碎骨。
出处宋·司马光《乞罢条例司常平使疏》:“德泽汪洋,天隆地厚,非臣陨身糜骨所能报称。”
典故出处
宋·司马光《乞罢条例司常平使疏》:“德泽汪洋,天隆地厚,非臣陨身糜骨所能报称。”
近义词
粉身碎骨、粉骨碎身、殒身碎首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犹言粉身碎骨。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陨”、“身”和“糜骨”。其中,“陨”表示摔落、坠落,“身”表示身体,“糜骨”表示粉碎的骨头。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人或事物摔落粉碎,毁灭得无影无踪,破败不堪。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毁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身体状况极差。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位叫做李陵的将军,他在战斗中失去了所有的战斗力,最终被敌军俘虏。李陵被俘后,他的身体被虐待得面目全非,最终被杀害并肢解。他的尸体被破坏得无法辨认,只剩下一些破碎的骨头。因此,人们用“陨身糜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毁灭,破败不堪。
成语结构
- 陨 + 身 + 糜骨
例句
- 1. 这座古老的城市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如今只剩下一片陨身糜骨。2. 那位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如今已经陨身糜骨,无人问津。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每个字拆开来记忆,例如,“陨”可以联想到摔落,“身”可以联想到人的身体,“糜骨”可以联想到粉碎的骨头。通过将这些联想记忆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例如“破瓦颓垣”、“一败涂地”等,来扩展对毁灭、破败等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经过了一场大火,房子变成了一片陨身糜骨。初中生: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如今已经陨身糜骨,不复存在。高中生:那位曾经风靡一时的歌手如今已经陨身糜骨,再也没有人记得他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