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动听闻
拼音sǒng dòng tīng wén
含义耸:通“悚”,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职臣在宪府,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风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风旨。’固已耸动听闻矣。”
典故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职臣在宪府,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风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风旨。’固已耸动听闻矣。”
近义词
耸人听闻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耸:通“悚”,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夸大或捏造事实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耸动听闻是由动词“耸动”和动词“听闻”组成的成语。耸动指引起震动或引起公众的关注,听闻指听到消息。耸动听闻形容某个消息或事件引起极大的轰动和关注,往往是因为其不寻常、重大或具有特殊意义。
使用场景
- 耸动听闻常用于新闻报道、社交媒体、谈论热门话题等场景,用来形容某个消息或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议论。
故事起源
- 《韩非子·五蠹》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街上看到一只猿猴,他被猿猴的动作和表演吸引住了,于是他兴奋地告诉了其他人,结果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和议论。这个故事中的“耸动听闻”一词,后来被用来形容引起轰动和关注的消息或事件。
成语结构
- 动词+动词的结构,表示某个动作引起了另一个动作。
例句
- 1. 这个新闻一经报道,立刻引起了耸动听闻。2. 这个明星的离婚消息在娱乐圈里引起了耸动听闻。3. 这个公司的研发成果让整个行业都感到耸动听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耸动听闻”与“引起轰动和关注的消息或事件”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一个消息或事件发生后,人们的耳朵和眼睛都被吸引住,形成耸动听闻的场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耸动听闻相关的成语,如“轰动一时”、“惊世骇俗”等,以拓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发生的校园足球比赛,因为一场惊险的点球大战,成了耸动听闻的事件。2. 初中生:这部电影的剧情太精彩了,一经上映就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耸动听闻。3. 高中生:这位歌手的新专辑在发布后不久就在音乐界引起了耸动听闻,大家都非常期待他的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