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似玉
拼音rú huā sì yù
含义像花和玉那样美好。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出处《诗·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
典故出处
《诗·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
近义词
花容月貌、仪容俊秀
反义词
面目狰狞
英文翻译
like flowers and as jade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像花和玉那样美好。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成语举例:假如不幸我庄周死后,你这般如花似玉的年纪,难道捱得过三年五载?(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女子姿容秀丽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似,不能写作“姒”。
成语辨析:如花似玉和“如花似锦”字面意思相近;但如花似玉形容美好、美丽。不同在于:①“如花似锦”形容美好、华丽;如花似玉可形容女子的美丽容貌;“如花似锦”不能。②“如花似锦”可形容美好的前程、前景、陈设、服饰;如花似玉不能。这两个成语不能换用。
成语故事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描写一个美丽多情的少女去野外采桑,看到一个长得像鲜花一样美丽、像碧玉一样清秀的青年男子,他虽然衣着朴素大方,举止言行处处很高雅,少女顿时对这个如花似玉的男子从心底产生爱慕之情。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通常指容貌姣好,美丽动人。其中,“如花”比喻女子的容貌娇艳如花朵一般,色彩鲜艳、美丽动人;“似玉”则比喻女子的皮肤白皙光滑,有如美玉一般晶莹剔透。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特别适合用于文学作品、诗歌、赞美等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事物的美丽,比如自然风景、艺术作品等。
故事起源
- 《史记·孟尝君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名叫如花。她的容貌美丽动人,被誉为“如花一般”。后来,她被秦国的君主赵胜看中并纳为妾。赵胜对她的美貌赞不绝口,称她“如花似玉”。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形容女子美丽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如花+似玉
例句
- 1. 她长得如花似玉,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2. 这幅画的色彩鲜艳明亮,宛如花朵般的美丽,真是如花似玉。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想象一朵美丽的花朵,花瓣鲜艳动人,光彩夺目,然后想象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石,光滑细腻,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将这两个形象联想在一起,就能记住成语“如花似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美丽相关的成语,如“闭月羞花”、“国色天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容貌就像是如花似玉一样,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2. 初中生:她长得如花似玉,成为了班级里最受欢迎的女生。3. 高中生:这幅画的色彩明亮鲜艳,宛如花朵般的美丽,真是如花似玉。4. 大学生:这位女演员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容貌如花似玉,成为了影视界的新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