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荡检逾闲在词典中的解释
dàngjiǎnxián

荡检逾闲

拼音dàng jiǎn yú xián

含义逾、荡:超越;闲、检:指规矩、法度。形容行为放荡,不守礼法。

出处《论语·子张》:“大德不逾头,小德出入可也。”《晋书·戴逵传》:“道家去名者,欲以笃实也,苟失其本,又有越检之行。”

典故出处

  • 《论语·子张》:“大德不逾头,小德出入可也。”《晋书·戴逵传》:“道家去名者,欲以笃实也,苟失其本,又有越检之行。”

近义词

  • 放荡不羁

英文翻译

  • jump the traces <kick over the traces>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逾、荡:超越;闲、检:指规矩、法度。形容行为放荡,不守礼法。
    成语举例:李大钊《民彝与政治》:“而轨纳于正理,决无荡检逾闲之虞也。”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形容行为放荡不检点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荡检逾闲是由“荡”、“检”、“逾”和“闲”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荡”指游荡、漫无目的;“检”指检查、考核;“逾”指超越、越过;“闲”指闲散、不务正业。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人游荡漫无目的,不务正业。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没有目标、没有计划,整天游荡、不务正业的人。在写作和口语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懒散、不努力的人。

故事起源

  • 荡检逾闲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较为模糊,没有明确的来源和故事背景。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整天荡检逾闲,没有一点出息。2. 这个学生总是荡检逾闲,不思进取。

记忆技巧

  • 可以使用以下记忆技巧来记忆这个成语:将“荡”、“检”、“逾”和“闲”这四个字分开记忆,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游荡时被检查,结果越过了检查,最后变得闲散不务正业。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懒散、不务正业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游手好闲”、“懒散无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整天荡检逾闲,不好好学习。2. 初中生:他荡检逾闲,一点都不上进。3. 高中生:他整天荡检逾闲,一点都不为将来打算。

拆字解意

荡检逾闲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