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亏一篑
拼音gōng kuī yī kuì
含义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典故出处
《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近义词
功败垂成、前功尽弃
反义词
大功告成、善始善终
英文翻译
fail to succeed for lack of a final effor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成语举例:倘朝廷内外不和,动辄掣肘,必将使剿贼大事,功亏一篑。(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功败垂成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一,不能读作“yì”。
成语辨析:功亏一篑和“功败垂成”、“前功尽弃”;都含有“以前的努力全白费;最后失败了”的意思。但功亏一篑含有“导致失败只差最后一点努力”的意思;“前功尽弃”中的“功”可理解为“功劳、功绩或努力”;功亏一篑和“功败垂成”的“功”没有“成功”的意思。
成语故事
古时,有一个人要筑一座九仞(八尺=一仞)高的山。他堆了一年又一年,不论严寒酷暑,废寝忘食地从远处挖土,再挑土,再堆到山包上,终于有一天,他就要完工了。这一天也如往常一样,鸡刚叫就起床开工,一筐又一筐,眼看着山就要9仞高了,只差一筐土的工夫。但他一摸肚子咕咕叫,天又下起雪来,认为只有一筐土,就回家去了。此后,他总认为只有一筐土而偷懒,所以这一筐土至死他也没堆上,终究这座只差一筐土的九仞高的山还是没有堆成(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详细解释
- 功亏一篑是一个形象地描述努力工作却因为一点小差错而功败垂成的成语。它源自于古代建筑工程中的故事。当时,修建高墙时,工人们每天都要搬运很多的土石。有一天,一个工人在搬运土石时,不小心将篑破了,导致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即使我们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只要出现了一点小差错,整个计划就会功败垂成。
使用场景
- 功亏一篑可以用来形容在工作、学习或其他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因为一个小错误导致一切白费的情况。例如,你可能在准备一场重要的演讲,但因为一时紧张忘记了关键的内容,导致整个演讲效果大打折扣。这时,你可以使用“功亏一篑”来形容你的努力白费了。
故事起源
- 功亏一篑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建筑工程中。当时,人们在建造高墙时,需要搬运大量的土石。有一天,一个工人不小心将篑破了,导致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努力工作却因为一点小差错而功败垂成。
成语结构
- 功亏一篑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功”、“亏”、“一”和“篑”。其中,“功”表示努力工作的成果;“亏”表示损失;“一”表示一次;“篑”表示篑子,即容器。整个成语通过描述篑子破裂的情况,来比喻努力工作却因为一点小差错而功败垂成。
例句
- 1. 他在考试中只因为一个小错误而功亏一篑。2. 这个项目经理在最后一刻犯了个小错误,结果整个项目功亏一篑。3. 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小困难就放弃,否则之前的努力就会功亏一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功亏一篑”。可以想象自己努力搬运一堆土石,但因为一个小错误,篑子破裂了,整个努力都白费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努力、失败等相关的成语,如“半途而废”、“一败涂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画画比赛中只因为一笔画错了而功亏一篑。2. 初中生:我在准备英语演讲时,因为紧张忘记了重要的内容,结果功亏一篑。3. 高中生:我在考试中因为一道题的小错误,整个卷子都错了,真是功亏一篑啊!4. 大学生:我在研究项目中忽略了一个细节,导致整个项目无法顺利进行,真是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