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烧琴煮鹤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āoqínzhǔ

烧琴煮鹤

拼音shāo qín zhǔ hè

含义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西昆体》:“《西清诗话》云:‘《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褌,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典故出处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西昆体》:“《西清诗话》云:‘《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褌,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近义词

  • 焚琴煮鹤、煮鹤烧琴

英文翻译

  • offend against good tast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成语举例:也须把温语相商,又何用烧琴煮鹤,躏玉蹂香。★清李渔《凰求凤·酸报》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糟蹋好东西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烧琴煮鹤是由两个动作组成的成语。烧琴指的是烧掉珍贵的古琴,煮鹤指的是把珍贵的仙鹤煮熟吃掉。这个成语比喻人做出违背常理、毫无意义的举动,形容行为荒谬可笑,不计后果。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行为十分荒唐,不顾常理,毫无意义。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做出不明智决策或者不顾后果的人。

故事起源

  • 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名叫子衿的人,他非常喜欢音乐,擅长演奏古琴。有一天,齐国的公子光来拜访子衿,公子光很喜欢子衿的琴艺,于是向子衿借来一把珍贵的古琴。然而,子衿对公子光的借琴行为感到非常愤怒和伤心,他觉得借琴的人是不值得信任的,于是决定烧掉自己的琴。后来,子衿又听说有人煮鹤来吃,他觉得这个行为更加荒唐可笑,于是把这两个行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成语烧琴煮鹤。

成语结构

  • 烧琴煮鹤是由两个动作组成的成语,烧琴和煮鹤。

例句

  • 1. 他的行为真是烧琴煮鹤,完全不顾后果。2. 这个计划太荒谬了,简直就是烧琴煮鹤。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烧掉自己的珍贵古琴,然后又煮鹤来吃,这样的行为非常荒唐可笑,不顾常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荒唐行为相关的成语,如“杀鸡取卵”、“缘木求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举动就像烧琴煮鹤一样,完全不合理。2. 初中生:他的决策非常荒唐,简直就是烧琴煮鹤。3. 高中生:他的行为真是愚蠢至极,简直就是烧琴煮鹤。4. 大学生:他的做法毫无意义,就像烧琴煮鹤一样荒唐可笑。

拆字解意

烧琴煮鹤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