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算尽锱铢在词典中的解释
suànjìnzhū

算尽锱铢

拼音suàn jìn zī zhū

含义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吴利府》:“尝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尽锱铢,其父犹以为未足。”

典故出处

  • 清·昭梿《啸亭杂录·吴利府》:“尝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尽锱铢,其父犹以为未足。”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算尽锱铢是指仔细计算每一分每一毫,精打细算。形容非常小心谨慎,对待事物极为精细。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时非常小心谨慎,不放过任何细节,追求完美。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待金钱的态度非常谨慎,精打细算。这个成语常用于正面描述,表示一个人具有细致入微的品质。

故事起源

  • 《史记·刘敬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算尽锱铢的故事。刘敬是汉朝时期的一个官员,他非常注重细节,对待事物非常小心谨慎。有一次,他负责管理一笔公款,他亲自计算每一分每一毫,精确到最小的单位。因为他的严谨态度,这笔公款得到了妥善的管理和使用,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后来,人们用“算尽锱铢”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小心谨慎,精打细算。

成语结构

  • 算尽锱铢的结构为“动词 + 名词 + 名词”,表示“计算尽量细小的东西”。

例句

  • 1. 他在做研究时总是算尽锱铢,从不马虎。2. 这位会计师对待财务非常谨慎,每一笔账都算尽锱铢。3. 她做事非常细心,总是算尽锱铢,所以从来不会出差错。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算尽锱铢”这个成语与“细心计算”、“精打细算”这些词语联系起来,通过反复阅读和使用这个成语,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细心谨慎相关的成语,如“一丝不苟”、“如履薄冰”等,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做数学题时总是算尽锱铢,从不出错。2. 初中生:我们要在写作文时算尽锱铢,把每个细节都写得清楚明了。3. 高中生:他在准备高考时总是算尽锱铢,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深入的研究。4. 大学生:做科研工作需要算尽锱铢,不能有任何疏漏。5. 成年人:在做投资决策时,需要算尽锱铢,仔细分析风险和收益。

拆字解意

算尽锱铢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