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觚为圜
拼音pò gū wéi yuán
含义觚:主;圜:圆。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出处《汉书·酷吏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斵琱而为朴,号为罔漏吞舟之鱼。”
典故出处
《汉书·酷吏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斵琱而为朴,号为罔漏吞舟之鱼。”
近义词
破觚为圜,斫雕为朴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觚:主;圜:圆。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成语举例:唐·司马贞《索隐》:“高祖反秦之政,破觚为圜,谓除其严法,约三章耳。”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治理国家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破觚为圜是一个由两个成语组成的短语,破觚和为圜。破觚意为修补破损的酒觚,为圜意为使之变得完整。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修理破损之物,使之恢复原状。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修复破损的物品,也可以用来比喻修复破裂的关系或者恢复破败的局面。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表达修复、恢复的意思。
故事起源
- 根据《左传》的记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当时,齐国的君主孟尝君在修理一只破损的酒觚时,用木片将其修补,使之恢复原状。孟尝君修复破损的酒觚,象征着他修复国家的破败局面。后来,人们就用“破觚为圜”来形容修复破损之物或者恢复破败的局面。
成语结构
- 破觚为圜由两个成语组成,破觚和为圜。破觚意为修补破损的酒觚,为圜意为使之变得完整。
例句
- 1. 他用巧妙的方法破觚为圜,修复了这台破旧的电视机。2. 这个项目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我们最终破觚为圜,取得了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破觚比喻成一个破损的容器,为圜比喻成修复后的完整容器。通过想象修复破损容器的过程,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破釜沉舟”、“千疮百孔”等,进一步拓展词汇积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把破了的玩具修好了,破觚为圜。2. 初中生:我们班级之间的关系一度很紧张,但我们通过交流和合作破觚为圜了。3. 高中生:这个社会存在很多问题,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破觚为圜,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