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
拼音kuā fù zhuī rì
含义古代神话。同“夸父逐日”。
出处毛泽东《矛盾论》:“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这种神话中所说的矛盾的互相变化,乃是无数复杂的现实矛盾的互相变化对于人们所引起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主观幻想的变化……”
典故出处
毛泽东《矛盾论》:“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这种神话中所说的矛盾的互相变化,乃是无数复杂的现实矛盾的互相变化对于人们所引起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主观幻想的变化……”
近义词
夸父逐日
英文翻译
bay the moon <Kua Fu's race with the su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古代神话。同“夸父逐日”。
成语举例:毛泽东《矛盾论》:“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宾语;形容自不量力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谜面:最荒唐的行动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非常高大的人,他的名字叫夸父。夸父的两条腿可长了,一步可以跨过一条大河。
夸父看见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来,又从西方落下去,他想:“如果总是白天就好了。我要想办法把太阳抓住,让它永远照亮大地。”
夸父拿起一根手杖,迈开两条长腿去追太阳。他用坚强的毅力去追赶光明的太阳。他跑啊跑啊,一直跑到太阳要下山的地方,夸父真高兴啊,他真想一下子就把太阳抓住。
太阳是个大火球,夸父被太阳烤得浑身是汗,快要渴死了。他跑到黄河边,一口气喝乾了黄河的水,又跑到渭河边,喝乾了渭河的水,但是他还是渴得要命,於是,他又迈开两条长腿向北方的大湖跑去。还没跑到大湖边,夸父就渴死了。临死前,他把手杖向前一掷,就永远合上了眼睛。
夸父虽然死了,但他用自己的身体滋润着那根巨大的手杖。后来,那手杖变成了好大好大的一片桃林,结出了又甜又解渴的大桃子。
夸父将一片桃林留给了那些热爱光明又很勇敢的人。人们路过这里的时候,可以在树荫下歇歇脚,还能摘个桃子解解渴呢。
详细解释
- 夸父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人物,他是一个身材高大、力大无穷的巨人。据说夸父曾经追逐太阳,希望能够捉住太阳,但最终因为过度疲劳而死亡。因此,“夸父追日”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不顾一切地追求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最终导致失败的情景。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追求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目标,不顾一切地努力,但最终以失败告终的情况。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要理智地制定目标,不要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
故事起源
- 夸父追日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在古代,人们对太阳的运行规律不太了解,因此有人认为太阳是可以被追上的。夸父追日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成语结构
- 夸父追日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夸父”和“追日”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每天加班到深夜追求升职,真是夸父追日。2. 这个项目的目标太高了,就像夸父追日一样,不切实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夸父追日的故事情节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夸父追逐着太阳,努力追赶却无法抓住,最终疲惫不堪而死,这个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可以帮助理解夸父追日这个成语的意义和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每天都想要超过班上最聪明的同学,但这就像夸父追日一样,不可能实现。2. 初中生:他为了追求完美的成绩,每天都学习到深夜,真是夸父追日。3. 高中生:他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放弃了很多休息时间,有时候感觉自己像夸父追日一样。4. 大学生:有些同学为了追求名利,不顾一切地努力,但最终还是像夸父追日一样,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