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之
拼音gāo shān yǎng zhī
含义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出处《管子·九守》:“高山仰之,不可极也。”《鬼谷子·符言》:“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
典故出处
《管子·九守》:“高山仰之,不可极也。”《鬼谷子·符言》:“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
近义词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英文翻译
look up to a worthy man,as one looks up to a mountai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源自《论语·为政篇》,原文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是像登高仰望一样,停下脚步,凝视远方的山峰,表达对山的崇敬之情。后来演变为用来形容对人或事物极其敬仰和景仰。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崇敬、敬慕和景仰之情。例如在形容对名人、伟人或学识渊博的人的敬佩时使用。
故事起源
- 《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其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原指行走的人在登高时,见到高山时会停下脚步,仰视山峰,表达对山的景仰之情。后来,这个意象被引申为对人或事物的景仰。
成语结构
- 高山仰之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仰”和宾语“高山”组成。
例句
- 1. 他对老师的学识和品德非常高山仰之。2. 学生们都对这位校长高山仰之,视他为榜样。3. 这个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让人们对他高山仰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高山仰之”与仰望高山的场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自己站在山脚下,仰视高耸入云的高山,表达对山的景仰之情。可以画一个图像或做一个动作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敬仰和景仰相关的成语,如“肃然起敬”、“五体投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我的英雄非常高山仰之。2. 初中生:我对我的老师非常高山仰之,他是我学习的榜样。3. 高中生:我对这位科学家的成就非常高山仰之,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像他一样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