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都买第
拼音hóng dōu mǎi dì
含义以之泛指买官行贿。
出处《后汉书·崔寔传》:“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陈书·袁宪传》:“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脩,君正曰:‘我岂能用钱为兒买第耶?’”
典故出处
《后汉书·崔寔传》:“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陈书·袁宪传》:“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脩,君正曰:‘我岂能用钱为兒买第耶?’”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以之泛指买官行贿。
成语举例:君不见鸿都买第归来客,驷马轩车胡辟易。★清·吴伟业《赠陆生》诗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官场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鸿都,指大城市;买第,指购买官职。这个成语意味着人们为了争夺官职地位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花费巨大的财力和精力去买官职。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描述人们为了追求权力地位不择手段的情况,或者用于批评社会风气不良,追求功名利禄的现象。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韩非子列传》。韩非子在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一个故事,说楚国有一个富商,他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够得到官职地位,竟然花费巨资购买官职。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上追求官职地位的现象。
成语结构
- 主语+鸿都+买第
例句
- 1. 这个社会上,有些人为了追求权力地位,不惜鸿都买第。2. 他不是靠实力,而是靠鸿都买第才得到这个职位的。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鸿都买第”拆分为“鸿”、“都”、“买”、“第”四个字,然后联想“鸿”字像大鹅一样在都市中买下了官职,形象生动,易于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了解官僚制度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现代社会追求权力地位的现象和其带来的问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为了当班长,不择手段,简直是鸿都买第。2. 初中生:有些人为了追求成功,不择手段,甚至不惜鸿都买第。3. 高中生:这个社会上,为了追求权力地位,有些人不惜鸿都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