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
拼音qǔ gāo hè guǎ
含义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典故出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近义词
阳春白雪
反义词
下里巴人
英文翻译
too high to be popular <highbrow songs find few singer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成语举例: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曲高和寡呢!(清 刘鹗《老残游记 续篇》第五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讽刺意味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曲,不能读作“qū”;和,不能读作“hé”。
成语辨形:和,不能写作“合”。
成语谜面:一钩新月伴新主
歇后语:毛驴嗓门大
成语故事
宋玉是战国时楚国著名的文学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问他:“先生最近有行为失检的地方吗?为什么有人对 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 宋玉若无其事地回答说:“喂,是的,有这回事。请大王宽恕我,听我讲个故事: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要比开始的少多了,但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难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有几个人了。”说到这里,宋玉对楚王说:“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 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圣人有奇伟的思想和表现,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 我的所作所为呢?” 楚王听了,说:“哦!我明白了!”。
详细解释
- 曲:音乐;高:高深;和:众多;寡:少数。曲高和寡原指音乐作品高深难懂,只有少数人能够欣赏和理解,后来泛指在各个领域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事物。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某种艺术、知识或技能很高深,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和欣赏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观点或理论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和接受。
故事起源
-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帝在位时,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在鸣琴,但是琴声非常高深难懂,只有少数人能够欣赏。舜帝问身边的人是否也能听懂,大家都摇头表示不能。舜帝就用“曲高和寡”来形容这种琴声只有少数人能够欣赏和理解。
成语结构
- 主谓宾结构。
例句
- 1. 这个艺术展览的作品都很抽象,曲高和寡,只有懂艺术的人才能够欣赏。2. 他的研究领域非常专业,曲高和寡,只有同行们才能够理解他的观点。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曲高和寡”拆分成“曲高”和“和寡”,曲高指高深难懂,和寡指众多中只有少数。通过拆分和理解每个部分的含义,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艺术、音乐或知识相关的成语,拓宽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首诗写得很深奥,曲高和寡,只有老师能够理解。2. 初中生:这部电影的剧情很复杂,曲高和寡,只有电影爱好者才能够欣赏。3. 高中生: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专业,曲高和寡,只有专业领域的人才能够理解。4. 大学生:这位教授的讲座非常高深,曲高和寡,只有对这个领域有深入了解的人才能够跟上。5. 成年人:这个艺术展览的作品都很抽象,曲高和寡,只有懂艺术的人才能够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