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拼音tóu tòng jiǔ tóu,jiǎo tòng jiǔ jiǎo
含义指针对疼痛的部位治疗,不追究病根。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4回:“今学者亦多来求病根,某向他说头痛灸头,脚痛灸脚,病在这上,只治这上便了,更别求甚病根也。”
典故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4回:“今学者亦多来求病根,某向他说头痛灸头,脚痛灸脚,病在这上,只治这上便了,更别求甚病根也。”
近义词
头痛治头,足痛治足
英文翻译
a defensive stopgap measure <treat the symptoms but not the diseas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针对疼痛的部位治疗,不追究病根。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头痛灸头,脚痛灸脚是一个比喻,表示解决问题时应从根本上入手,不能只解决表面问题。头痛和脚痛都是身体不适的症状,灸头和灸脚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这个成语比喻在解决问题时要找到问题的根源,解决根本问题,而不仅仅是处理一时的表面问题。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劝告人们在解决问题时要从根本上入手。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如工作、学习、生活等。比如,当一个人只是处理问题的表面现象而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提醒他。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苏秦列传》中。苏秦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著名的外交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联燕、赵以抗秦”的外交策略。有一次,苏秦去见燕国的国君,燕国国君头痛,苏秦主动提出给他灸头。后来,苏秦又去见赵国的国君,赵国国君脚痛,苏秦又主动提出给他灸脚。苏秦的这种行为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比喻,意味着解决问题时要从根本上入手。
成语结构
- 头痛灸头,脚痛灸脚是一个并列的成语,表示两种情况下的解决方法。
例句
- 1. 他们只是暂时解决了一些表面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像是头痛灸头,脚痛灸脚。2. 在处理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不能只是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字面意思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头痛或脚痛时,只灸头或灸脚,会感到不舒服。而如果正确灸治头痛或脚痛的根本原因,会得到更好的疗效。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灸法和其它常用的成语,如“治本”、“根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学习数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要从根本上理解概念,不要只是死记硬背,就像是头痛灸头,脚痛灸脚。2. 初中生:在解决班级纪律问题时,我们要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不能只是头痛灸头,脚痛灸脚。3. 高中生:在准备高考的时候,我们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只是应付一些表面的题目,就像是头痛灸头,脚痛灸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