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黏皮着骨在词典中的解释
niánzhe

黏皮着骨

拼音nián pí zhe gǔ

含义比喻拖沓,不洒脱。同“黏皮带骨”。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此理本常理,但异端说得黏皮着骨。”

典故出处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此理本常理,但异端说得黏皮着骨。”

近义词

  • 黏皮带骨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比喻拖沓,不洒脱。同“黏皮带骨”。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指人办事刻板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相传宋朝时期,晁文元曾经多次问大隐者刘海蟾怎样才能求得长生不死的法子。刘海蟾大笑说:“人何曾死,而君乃畏之求生乎!所可死者,形也,不与俱灭者,固常在也。此理本常理,但异端说得黏皮着骨。”。

详细解释

  • 黏皮着骨是指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就像黏在一起的皮和骨头一样,难以分离。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际关系中的亲密和牢固。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夫妻、兄弟、好友等关系非常密切的人之间的情谊。也可以用来形容团队合作中的紧密配合和默契。

故事起源

  • 《晋书·卷三十五·嵇康传》中有一则故事,嵇康和阮籍是晋朝的两个文学家,他们的友谊非常深厚。有一次,嵇康被官方追捕,阮籍深感嵇康的重要,于是决定帮助他。阮籍用刀把自己的肉割下一块,然后黏在嵇康的背上,嵇康就这样逃脱了追捕。这个故事形象地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后来成为了“黏皮着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黏皮着骨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黏”和名词“皮着骨”组成。

例句

  • 1. 他们两个是黏皮着骨的好兄弟,从小一起长大。2. 这对夫妻黏皮着骨,几十年如一日。3. 团队合作中,大家黏皮着骨,互相帮助。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两个人的皮和骨黏在一起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亲密关系的成语,如“形影不离”、“形影相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好朋友是黏皮着骨的,每天都一起玩。2. 初中生:他们班上的两个同学关系非常好,就像黏皮着骨一样。3. 高中生:这对情侣黏皮着骨,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分开。4. 大学生:我们几个室友关系非常好,住在一起就像黏皮着骨一样。5. 成年人:我们兄弟几个黏皮着骨,无论在哪里都会互相帮助。

拆字解意

黏皮着骨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