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旁枝末节在词典中的解释
pángzhījié

旁枝末节

拼音páng zhī mò jié

含义比喻不重要。

出处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比喻不重要。
    常用程度:一般

详细解释

  • 旁枝末节原指树上的枝叶,比喻次要的、琐碎的事物或细节。表示不重要的事情或无关紧要的细节。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事物或问题中不重要的、次要的部分。

故事起源

  • 《晋书·刘隗传》载:刘隗在晋朝时,曾任尚书令,职责是主持朝廷大事。有一次,他在上朝时,发现朝廷的一项重要政务被人故意隐藏起来,他看到这件事后非常愤怒,立即将这个人召见并责问。这个人恐惧地回答:“这只是一些旁枝末节的小事情,不值得大人如此生气。”刘隗听后立即将他赶出宫殿,并表示旁枝末节也是国家大事的一部分,不能被轻视。从此,旁枝末节成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琐碎不重要的事物。

成语结构

  • 主要由“旁枝”和“末节”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总是把一些旁枝末节的小事情看得很重。2.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抓住主要矛盾,不要被旁枝末节所干扰。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旁枝末节”理解为一棵大树上的小枝叶,小细节。可以通过想象一棵大树上有很多小枝叶,来记忆“旁枝末节”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旁枝末节”意思相近的成语,如“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学习旁枝末节的知识,我更喜欢学习有趣的科学知识。2. 初中生: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将注意力放在主要矛盾上,不要被旁枝末节所干扰。3. 高中生:政府应该把重点放在解决民生问题上,而不是纠结于一些旁枝末节。

拆字解意

旁枝末节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