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品头题足在词典中的解释
pǐntóu

品头题足

拼音pǐn tóu tí zú

含义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生]遥见有女子憩树下,恶少年环如墙堵。众曰:‘此必阿宝也。’趋之,果宝也。审谛之,娟丽无双。少倾人益稠。女起遽去。众情颠倒,品头题足,纷纷若狂。

典故出处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生]遥见有女子憩树下,恶少年环如墙堵。众曰:‘此必阿宝也。’趋之,果宝也。审谛之,娟丽无双。少倾人益稠。女起遽去。众情颠倒,品头题足,纷纷若狂。

近义词

  • 品头论足、评头论足

英文翻译

  • comment on <make frivolous remarks about a woman’s appearanc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成语举例:大家都赞他国色天香,是苏小小关盼盼一流人物。品头题足,闹了一时。★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一回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乱发议论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品,指细细品味;头,指头绪;题,指题目;足,指事物的底细。品头题足原指品味事物的头绪和底细,后引申为对事物的要求过于苛求,不容忍任何瑕疵。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描述人对事物要求过高,挑剔苛求的情况。适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场景。

故事起源

  • 相传,宋代文学家林则徐有一次举行宴会,他请来了一位名叫杨济之的画家。杨济之为了追求完美,对于林则徐的宴会桌上的每一样东西都挑剔得不得了,不满意的地方就提出批评。他品头题足,苛求不已。林则徐听了他的话,觉得很生气,但却没有说什么。过了一段时间,林则徐召集了一些朋友,再次举行宴会。这次,他请来了另外一个画家,画家的名字叫郑板桥。郑板桥的性格和杨济之完全相反,他对一切都非常宽容,不挑剔,也不苛求。这次的宴会,郑板桥没有提出任何批评,反而表达了对林则徐的赞赏和感激之情。林则徐看到郑板桥的表现,觉得非常高兴,他对郑板桥说:“你不像那个杨济之那样,对一切都品头题足,苛求不已。你对一切都宽容,不挑剔,也不苛求。”从此,品头题足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

成语结构

  • 四个汉字的结构,属于形容词性成语。

例句

  • 1. 他对别人的工作总是品头题足,很难与他合作。2. 这位老板对员工的要求非常高,总是品头题足,让人很难办事。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品头题足”拆分成“品头”和“题足”两部分进行记忆。品头可以联想为品味事物的头绪,题足可以联想为追求事物的底细。通过将这两个部分联想到成语的含义,可以更容易记住该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挑剔、苛求相关的成语,如“挑剔”、“吹毛求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的作业总是品头题足,从来不夸奖我们。2. 初中生:我们班级的班长对活动策划总是品头题足,要求做得非常完美。3. 高中生:老师对我们的论文要求很高,总是品头题足,让我们很有压力。4. 大学生:导师对我们的实验数据要求非常严格,总是品头题足,让我们反复修改。5. 成年人:老板对我们的工作总是品头题足,从来不满足于现状。

拆字解意

品头题足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