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看花
拼音zǒu mǎ kàn huā
含义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典故出处
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近义词
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反义词
鞭辟入里
英文翻译
gain a superficial understanding through cursory observatio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成语举例:毛泽东《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一种是走马看花,一种是下马看花。”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谜面:骅
成语故事
唐朝中期,有位著名的诗人孟郊。他出身贫苦,从小勤奋好学,很有才华。但是,他的仕途却一直很不顺利,从青年到壮年,好几次参加进士考试都落了第。他虽然穷困潦倒,甚至连自己的家属都养不起,但他性情耿直,不肯走权贵之门。他决心刻苦攻读,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叩开仕途的大门。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孟郊又赴京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这次,他进士及第了,孟郊高兴极了。他穿上崭新的衣服,扎上彩带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在长安城里尽情地游览。京城美丽的景色使他赞叹,高中进士的喜悦又使他万分得意,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登科后》诗: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诗把诗人中了进士后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千古名句。
详细解释
- 走马看花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马车时代。当人们乘坐马车行进时,速度很快,很难细看路旁的花草树木等景物。因此,走马看花形容看事物的时候匆忙而不细致,只能看到表面而不能深入了解。
使用场景
- 走马看花一般用于批评或警示别人对事物不够细致认真,只看到表面而不深入了解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自己匆忙而粗略地看一看,缺乏深入思考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走马看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戏剧《汉宫秋》中。故事中,皇帝骑马巡游时,路旁的花草景物美丽动人,但因为马车行进速度过快,皇帝只能匆忙地看一看,无法细细欣赏。这个故事成为了走马看花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走马看花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走马”和动宾短语“看花”组成。
例句
- 1. 他对这个问题只是走马看花,没有深入了解。2. 我们不能只走马看花,要仔细研究问题的本质。3. 这本书我只是走马看花地翻了几页,还没有仔细阅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走马看花”这个成语与马车行进时的景物想象结合起来。想象自己坐在马车上,车子快速行进,你只能匆匆一瞥路旁的花草景物,无法仔细观察。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古代故事、文学作品或现代小说来增加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积累更多的成语和熟练运用它们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博物馆里走马看花地参观了一遍,没有仔细观察展品。2. 初中生:老师上课讲解的内容我只是走马看花地听了一遍,没有深入学习。3. 高中生:我在图书馆里走马看花地翻阅了一些书籍,但没有找到我需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