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碍口识羞在词典中的解释
àikǒushíxiū

碍口识羞

拼音ài kǒu shí xiū

含义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文若虚终是碍口识羞,待说又止。”

典故出处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文若虚终是碍口识羞,待说又止。”

近义词

  • 爱口识羞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成语举例:这事关系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说出,莫要~,两相耽误。 ★《石点头·潘文子契合鸳鸯冢》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补语;指怕羞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碍口识羞是由“碍口”和“识羞”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碍口指说话受阻,不流利;识羞指懂得羞耻心。碍口识羞合在一起表示因为害羞而说话不清楚,甚至说不出话来的状态。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受到突然的关注或紧张的情况下,因为羞怯而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一个孩子在面对陌生人或在公众场合时可能会碍口识羞。

故事起源

  • 关于碍口识羞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可能与中国古代的文化背景有关。在古代,人们普遍注重礼仪和羞耻心,因此对于一些话题或场合,有些人会感到害羞而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思。

成语结构

  • 碍口识羞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由动词“碍口”和动词短语“识羞”组合而成。

例句

  • 1. 小明在班上发言时碍口识羞,连续几次都说不出话来。2. 她碍口识羞地低下头,不敢正视老师的目光。

记忆技巧

  • 要记住碍口识羞这个成语,可以将其与害羞的情景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陌生人或在公众场合时,因为害羞而无法说话,这样就能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害羞相关的成语,如“羞于启齿”、“羞愧难当”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班级表演时,我碍口识羞,不敢上台演讲。2. 初中生:当老师突然提问时,我碍口识羞,不知道怎么回答。3. 高中生:在面试时,我碍口识羞,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这份学习指南提供了关于“碍口识羞”的全面学习资料,包括成语的起源、基本含义、详细解释、使用场景,以及记忆方法。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拆字解意

碍口识羞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