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无措
拼音shǒu zú wú cuò
含义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典故出处
《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近义词
手忙脚乱、惊慌失措
反义词
慢条斯理、从容不迫
英文翻译
at a loss what to do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成语举例:许地山《女儿心》:“听说一两日间民军便要进城,住在城里的旗人更吓得手足无措。”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足,不能读作“zhú”。
成语辨形:措,不能写作“错”。
成语辨析:手足无措与“不知所措”有别:手足无措侧重于形容举动慌乱;“不知所措”侧重于形容神情紧张;没有主意。
详细解释
- 手足无措是由手和足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成语,手指人的上肢,足指人的下肢。手足无措形容人在面临困难、窘境或危险时,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举步维艰。这个成语表示人们在遇到棘手问题时,感到束手无策,无法做出有效的行动。
使用场景
- 手足无措多用于形容人在面对突发事件、紧急情况或困境时,感到无能为力,无法作出适当的反应。例如,在考试时忘记了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可能会感到手足无措;在工作中遇到危机时,员工也可能会感到手足无措。
故事起源
- 关于手足无措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然而,这个成语的含义与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困境和窘境有关,因此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手足无措由四个汉字组成,包括“手”、“足”、“无”和“措”。
例句
- 1. 考试时,他突然忘记了重要的知识点,感到手足无措。2. 在紧急情况下,她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手足无措这个成语:将手足比作身体的四肢,无措表示无法行动,所以手足无措形象地描述了人在面对困境时手脚束缚,无法应对的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手足无措相关的成语,例如手忙脚乱、束手无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考试时,我突然忘记了重要的公式,感到手足无措。2. 初中生:在比赛中,对手突然发起猛攻,我们的队员感到手足无措。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有些同学感到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备考。4. 大学生:毕业后面临找工作的压力,很多毕业生感到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选择职业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