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伤教败俗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āngjiàobài

伤教败俗

拼音shāng jiào bài sú

含义指败坏教化和风俗。同“伤化败俗”。

出处明·马中锡《罪言》:“今诸小道家浅陋无理,葬得善地,虽杀人巨盗,亦可获福;课得美占,虽弑父与君,亦无大害。伤教败俗,莫过于此。”

典故出处

  • 明·马中锡《罪言》:“今诸小道家浅陋无理,葬得善地,虽杀人巨盗,亦可获福;课得美占,虽弑父与君,亦无大害。伤教败俗,莫过于此。”

近义词

  • 伤化败俗、伤风败俗

英文翻译

  • injure public morality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败坏教化和风俗。同“伤化败俗”。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来遣责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伤”意为损害,破坏;“教”指宗教;“败”意为败坏,糟蹋;“俗”指社会道德规范。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某种言行或行为违背了宗教信仰或社会道德规范,对宗教和社会道德产生了负面影响。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那些违背宗教信仰或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批评这些行为对宗教和社会道德造成的伤害。

故事起源

  •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一个故事。相传在西汉时期,有一位名叫杨震的官员,他对宗教信仰和社会道德非常重视。有一天,他听说宫廷里有人举行邪教活动,违背了宗教规定,败坏了社会道德。于是,杨震写了一封奏折,上书皇帝,批评这种行为伤害了宗教信仰和社会道德,希望皇帝能够加以制止。这个故事成为了“伤教败俗”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四个汉字的组合,形式为“动词 + 名词 + 动词 + 名词”。

例句

  • 1. 他的言行举止严重伤教败俗。2. 这种违法行为完全伤教败俗。3.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防止任何行为伤教败俗。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的四个字分别与其含义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故事。比如,“伤”可以想象成一个手指捅破了一个宗教标志;“教”可以想象成一个教堂;“败”可以想象成一个被打破的瓷器;“俗”可以想象成一个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通过这种形象化的记忆方法,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宗教信仰”、“社会道德规范”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的行为伤教败俗,应该受到惩罚。2. 初中生:我们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避免伤教败俗的行为。3. 高中生:一些网络游戏中存在的低俗内容伤害了宗教信仰,败坏了社会道德。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杜绝伤教败俗的行为。

拆字解意

伤教败俗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