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自得
拼音yōu rán zì dé
含义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典故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近义词
泰然自若
反义词
若有所失
英文翻译
be careful and conten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成语举例: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鬓之间,皆有喜色。”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得,不能读作“dě”。
成语辨形:悠,不能写作“优”或“攸”。
成语辨析:悠然自得和“泰然自若”都有毫不慌张不变常态的意思;但“泰然自若”多形容在紧急情况下;镇定、从容不慌张的神情;而悠然自得形容在平常的状况下悠闲、舒适、不紧张的神情。
详细解释
- 悠然自得是指人在心情舒畅、无忧无虑的状态下,自在安闲地享受生活。这个成语强调了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心境。
使用场景
- 悠然自得常用于形容人在闲暇或宽松的环境中,心情愉悦、无忧无虑的样子。可以用来形容休闲度假、读书写字、欣赏风景、品味美食等情境。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庄子与他的弟子在汤洛洲上山修行的经历。在山上,庄子告诉弟子要学会心无旁骛,悠然自得地享受自然的美好。这个故事中悠然自得一词被用来形容庄子在山中自在自得的心境。
成语结构
- 悠然自得是由三个词组成的,形容词+形容词+动词。这种结构使得成语的意境更加丰富。
例句
- 1. 放假了,我可以悠然自得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2. 她悠然自得地漫步在花园中,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色。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悠然自得与心情舒畅、自在安闲的状态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想象自己在一个美丽的花园中,悠然自得地散步,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悠然自得相关的成语,如悠然自得、悠然自得、悠然自得等。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放学后,我在家里悠然自得地看动画片。2. 初中生:周末,我喜欢去公园散步,悠然自得地欣赏花草。3. 高中生:考试结束了,我可以悠然自得地读一本喜欢的小说了。4. 大学生:放寒假了,我打算悠然自得地旅行一段时间,放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