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无私
拼音dà gōng wú sī
含义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典故出处
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近义词
舍己为公、铁面无私
反义词
假公济私、自私自利、利欲熏心
英文翻译
just and fai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成语举例: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着一个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心怀。(郭沫若《屈原》第一幕)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歌颂人的品德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辨析:(一)大公无私和“铁面无私”;都含有“没有私心”的意思;不同在于:①“铁面无私”一般用在处理问题等方面;大公无私可用来表示“一心为公;没有私心”的意思;②同样用于处理问题的场合;大公无私侧重在“公正”;指一点也不偏私;“铁面无私”侧重在“铁面”;指不畏权势;不讲情面。(二)大公无私和“舍己为公”;都有“为大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意思。但大公无私侧重在“不为个人谋利益’;“舍己为公”侧重在“为公众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成语谜面:最没私心的人
成语故事
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强调一个人在处理事务时应当摒弃私利,不偏袒个人或特定群体,而是以公共利益为重。它是中国文化中崇尚公平正义、追求公共利益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处理公共事务时的高尚品质,也可以用来表达对一个人的称赞和敬佩之情。
故事起源
- 《晋书·范阳贾充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讲述了范阳贾充在担任宰相时,他的为人公正无私,对待各方利益一视同仁。因此,人们将他的为人品质形容为“大公无私”。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大公”表示公正无私,“无私”表示没有私心。
例句
- 1. 他是个大公无私的领导,总是为员工着想。2. 这位慈善家以大公无私的精神,捐赠了大量的资金给贫困地区的学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大公无私”与一个公正无私的大公相联系,形象地表示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和使用这个成语,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公正廉洁”、“公而忘私”等,以丰富对公共利益和正义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总是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在担任班长期间,我会保持大公无私的原则,公正地处理班级事务。4.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我们应当以大公无私的态度,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