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狈周章
拼音láng bèi zhōu zhāng
含义指仓皇惊恐。
出处茅盾《对于文坛的一种风气的看法》:“造成作家们此种忐忑不安、狼狈周章的心情,其直接的原因,不能不说是外来的束缚。”
典故出处
茅盾《对于文坛的一种风气的看法》:“造成作家们此种忐忑不安、狼狈周章的心情,其直接的原因,不能不说是外来的束缚。”
英文翻译
be frightened out of one's senses <be scared out of one's wit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仓皇惊恐。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仓皇惊恐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详细解释
- 狼狈周章是指在困难、窘迫的情况下,人们手忙脚乱,没有条理,不知所措的样子。比喻事情进行得一团糟,没有秩序和计划。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人们表现得慌乱、无计划、无条理。也可以用来形容在困难的情况下,人们的处境艰难、不得不采取一些令人不悦的行动。
故事起源
- 狼狈周章最早出自《左传·襄公十二年》。当时,齐国的大夫鲍叔牙因为国家的政治动荡,被迫流亡到晋国。他身无分文,衣衫褴褛,又没有车马,只能步行。在途中,他遇到了一个贵族子弟,他见鲍叔牙的狼狈相,很是同情。于是,他借给鲍叔牙一辆马车,让他狼狈地坐上车,过河后再归还。后来,人们就用“狼狈周章”形容处境困难、手忙脚乱的样子。
成语结构
- 狼狈周章是一个四字成语,由“狼狈”和“周章”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在考试时遇到了很多难题,狼狈周章地答题,最后只得了个及格分数。2. 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我们不能狼狈周章,要保持冷静和清晰的思维。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狼狈周章”与一个慌乱的狼群和一堆乱纸张联系起来。想象狼群四处奔跑,纸张飞扬,形成一片混乱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困境、困难相关的成语,如“穷途末路”、“力不从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业本弄丢了,他狼狈周章地找了一天也没找到。2. 初中生:他在比赛中遇到了困难,狼狈周章地应对,最后输掉了比赛。3. 高中生:考试时他紧张得狼狈周章,答题完全没有条理,所以没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