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包藏祸心在词典中的解释
bāocánghuòxīn

包藏祸心

拼音bāo cáng huò xīn

含义包藏:隐藏,包含;祸心:害人之心。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

出处《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典故出处

  • 《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近义词

  • 佛口蛇心、居心叵测

反义词

  • 菩萨心肠、胸怀坦荡

英文翻译

  • harbour evil intentions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包藏:隐藏,包含;祸心:害人之心。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
    成语举例:初与我为客侣,不意包藏祸心,隐我血赀,悍不还,今愿得而甘心,何父之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柳氏子》)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形容外表不露声色暗中害人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藏;在这里不能读作“zànɡ”。
    成语辨形:祸;左边是“礻”,不能写作“衤”。
    成语谜面:祸包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郑国王穆公的孙子公孙段想把女儿嫁给楚国高官公子围,以达到联盟的目的。在迎亲的时候,公子围带很多人马到郑国都城外,让郑国大夫子产识破其中的诡计,用计迫使公子围单独进都城迎娶,让郑国避免亡国。

详细解释

  • 包藏祸心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包藏”和“祸心”两个词组成。包藏指隐藏、藏匿,祸心指心怀恶意、险恶的计划。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内心隐藏着坏心思或险恶意图的状态,暗示此人可能会给他人带来危害。

使用场景

  • 包藏祸心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心计深沉,表面上看似善良,实际上却心怀不轨。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有心机的人,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对陌生人的警惕。

故事起源

  • 关于包藏祸心的具体故事并没有明确的来源,但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繁。在《红楼梦》中,贾琏的妾室贾琮就被形容为“包藏祸心”。这个成语的形象描写和警示意义使得它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

  • 包藏祸心由两个词组成,每个词都有一个字。包含了“包藏”和“祸心”。

例句

  • 1. 他表面上看似善良,实际上却包藏祸心。2. 这个人看似无害,但我觉得他可能包藏祸心。3.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有些人可能包藏祸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包藏祸心:1. 将“包藏”和“祸心”两个词分别记忆,并理解它们的含义。2. 想象一个人在心中隐藏着坏心思,暗示着可能给他人带来危害的情景。3. 反复阅读和使用例句,加深对该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包藏祸心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以下内容:1. 学习其他与包藏祸心相关的成语,如“心怀叵测”、“藏龙卧虎”等。2. 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等,了解包藏祸心在文学中的运用。3. 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中关于人性和人际关系的思考,探索包藏祸心的背后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同学看似友好,但我觉得他包藏祸心。2. 初中生:我们应该警惕那些可能对我们不利的人,他们可能包藏祸心。3. 高中生:这个政治家表面上看似善良,实际上却包藏祸心,不可轻信。

拆字解意

包藏祸心成语造句

  • 包藏祸心造句(精选38条)

    1、三个王子包藏祸心,公主殿下不知去向,敌国虎视耽耽,政局风雨飘摇.2、三个王子包藏祸心,公主殿下不知去向,敌国虎视耽耽,政局风雨飘摇.3、汪铭泰!他们包藏祸心,偷盗幼主神功秘籍,嫩到不该死么?你身为老辈,不为幼主着想,难道你也是他们的同党...

  • 包藏祸心造句,包藏祸心的意思(精选14条)

    语义说明怀藏诡计,图谋害人。贬义。使用类别用在「狡猾诡诈」的表述上。例句01、可恶的叛贼,竟包藏祸心,谋我江山!02、既知那些人包藏祸心,我们绝不能姑息养奸。03、这种外表忠厚但包藏祸心的人,真是防不胜防!04、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得时刻提...

  • 用包藏祸心造句(精选14条)

    1、董事长身边竟都是些包藏祸心、口蜜腹剑的人,公司怎能不陷入经营危机?2、聘用他本打算好好栽培,谁知他竟包藏祸心,窃取我们的机密。3、既知那些人包藏祸心,我们绝不能姑息养奸。4、可恶的叛贼,竟包藏祸心,谋我江山!5、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