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
拼音chún wáng chǐ hán
含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出处《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典故出处
《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近义词
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反义词
隔岸观火、素昧平生
英文翻译
If one of two interdependent things falls; the other is in dang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成语举例: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唇亡齿寒。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亡,不能读作“mánɡ”。
成语辨形:齿,不能写作“尺”。
成语辨析:见“唇齿相依”。
成语谜面:口无遮挡
成语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详细解释
- 唇亡齿寒是由唇齿相依、互为依托的意象而来。唇齿相依,当两者紧密相连时,一个出现问题或受伤,另一个也会受到影响。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两者关系的密切性和相互依存的性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在合作、合作关系中。也可以用来形容国家、组织、团队等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故事起源
- 唇亡齿寒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只老鼠和一只青蛙住在同一个池塘里。一天,池塘干涸了,老鼠找不到水喝,就向青蛙求助。青蛙告诉老鼠,它可以帮助老鼠寻找水源,但前提是老鼠必须保护青蛙的生命。老鼠答应了,青蛙带领老鼠找到了一处水源。从此以后,老鼠和青蛙成了好朋友,并且互相帮助。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唇亡齿寒的含义。
成语结构
- 唇亡齿寒的结构是“唇亡齿寒”,其中“唇”和“亡”是形容词,表示“嘴唇”和“失去”,“齿”和“寒”是名词,表示“牙齿”和“寒冷”。整个成语通过形象的词语组合,表达了两者关系的密切性和相互依存的性质。
例句
- 1. 如果我们不团结合作,唇亡齿寒,我们都会受到损失。2. 在团队中,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重要,唇亡齿寒,我们需要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每个字与其代表的含义进行联系,如将“唇”与“嘴唇”联系起来,将“亡”与“失去”联系起来,将“齿”与“牙齿”联系起来,将“寒”与“寒冷”联系起来。通过这样的联系,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合作、依存关系相关的成语,如“众口铄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等,以加深对这类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里的同学要互相帮助,因为唇亡齿寒。2. 初中生:在团队项目中,每个人的贡献都是重要的,唇亡齿寒,我们要共同努力。3. 高中生: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很重要,唇亡齿寒,一个国家的问题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