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敌王所忾在词典中的解释
wángsuǒkài

敌王所忾

拼音dí wáng suǒ kài

含义指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

出处《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杨伯峻注:“王之所恨怒者,诸侯亦以之为仇敌而伐之。”

典故出处

  • 《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杨伯峻注:“王之所恨怒者,诸侯亦以之为仇敌而伐之。”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
    成语举例:尔诸将尚迪果毅,一乃心力,各以其兵,敌王所忾。★《宋史·度宗纪》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敌:敌人;王:君主;忾:忌惮和恼怒。敌王所忾指的是被敌人的君主所忌惮和恼怒,形容自己的实力和威望引起敌人的嫉妒和愤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自己的实力和威望使敌人感到嫉妒和愤恨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被敌人所忌惮和恼怒的状态。

故事起源

  • 敌王所忾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故事讲述了昭公对于齐国的崛起感到忌惮和愤怒的故事。昭公听闻齐国的国力日益强盛,决心要联合其他诸侯国一同对抗齐国。然而,昭公的决心却引起了齐国君主的忌惮和愤怒,因为齐国的实力和威望已经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敌意。

成语结构

  • 主谓宾状结构。

例句

  • 1. 他的才华和成就使得其他竞争对手敌王所忾。2. 这位年轻的企业家因为他的成功而被敌人所忾。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敌王所忾”拆分成三个部分进行记忆。敌王指的是敌人的君主,所忾指的是忌惮和恼怒。可以通过想象一个强大的君主忌惮和恼怒自己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和其故事起源的知识可以帮助增加词汇量和理解中国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优秀成绩使得同学们都对他敌王所忾。2. 初中生:这位运动员的出色表现让其他队伍的队长敌王所忾。3. 高中生:他的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使得同龄人对他敌王所忾。4. 大学生:这位科研人员的重要发现引起了同行们的敌王所忾。

拆字解意

敌王所忾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