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沾沾自好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ānzhānhǎo

沾沾自好

拼音zhān zhān zì hǎo

含义犹言沾沾自喜。

出处明·袁宗道《读〈孟子〉》:“好善与强知虑多闻识正相违,强知多闻必沾沾自好。”

典故出处

  • 明·袁宗道《读〈孟子〉》:“好善与强知虑多闻识正相违,强知多闻必沾沾自好。”

近义词

  • 沾沾自满、沾沾自喜、沾沾自足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犹言沾沾自喜。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沾沾自好是指一个人过于自满自足,沉迷于自己的得意或享受中,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陶醉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对外界的事物漠不关心。

使用场景

  • 我们可以在形容一个人自私、自负、不关心他人感受的情况时使用这个成语。例如,当一个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时,我们可以说他沾沾自好。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成公二年》。相传,周朝的宰相子产有一次在宫廷上听到一位官员谈论自己的成就时,他非常自豪和得意。子产看到他如此自我陶醉,就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说:“你是沾沾自喜吧!”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沾沾”和“自好”两个词组成。其中,“沾沾”表示自满、得意,而“自好”表示自我陶醉、只顾自己。

例句

  • 1. 他在自己的成功中沾沾自喜,忘记了团队中其他人的贡献。2. 她总是沾沾自好,从不关心别人的需要。

记忆技巧

  • 我们可以通过将这个成语与一个自负自满的人形象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一脸得意的样子,完全忽视了周围的人和事物。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其他成语,比如“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等,这些成语都和人的自大、自负等特点相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考了全班第一,沾沾自好地向同学炫耀。2. 中学生:她在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却沾沾自喜地忘记了队友的付出。3. 高中生:他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但不能因此沾沾自喜,还需要继续努力。

拆字解意

沾沾自好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