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三汤两割在词典中的解释
sāntāngliǎng

三汤两割

拼音sān tāng liǎng gē

含义①泛指烹饪之事。②指各种肴馔。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烧卖匾食有何难,三汤两割我也会。”

典故出处

  •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烧卖匾食有何难,三汤两割我也会。”

近义词

  • 三汤五割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①泛指烹饪之事。②指各种肴馔。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三汤两割的意思是指吃得很少,只能喝三碗汤和割两片肉。形容饥饿到极点,无法忍受。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饥饿的程度非常严重,无法满足基本的食物需求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某人因为贫困、困境等原因,无法得到足够的食物。

故事起源

  •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刘邦在起义前夜,被围困在一个山寨中,没有足够的粮食。他派人去乞讨食物,但只得到了三碗汤和两片肉。为了表示对这份食物的珍惜,他说:“三汤两割,太珍贵了!”后来,这个成语就形容饥饿到极点的情况。

成语结构

  • 三个汉字和两个汉字的组合,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意义,但结合在一起,表示特定的含义。

例句

  • 1.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很多人饿得只剩下三汤两割。2. 孩子们在战争年代经历了三汤两割的日子,才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自己饿得只能喝三碗汤和割两片肉,感受饥饿的感觉,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1. 了解其他与饥饿相关的成语,如“饥不择食”、“饥寒交迫”等。2. 学习了解中国的历史背景,了解贫困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上周末参加了一次慈善活动,看到了很多饥饿的孩子,他们可能每天都只有三汤两割。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中国的饥饿时期,人们过着三汤两割的生活。3. 高中生:通过了解历史,我们明白了为什么那个时期的人们会经历三汤两割的日子,这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拆字解意

三汤两割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