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词滥调
拼音chén cí làn diào
含义陈:陈旧,陈腐;滥:浮泛不合实际。指陈腐、空泛的论调。
出处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所以常常是那套褪色的陈词滥调,诗的本身并不能比题目给人以更深的印象。”
典故出处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所以常常是那套褪色的陈词滥调,诗的本身并不能比题目给人以更深的印象。”
近义词
老生常谈、旧调重谈
反义词
言简意赅
英文翻译
worn…out lingoe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陈:陈旧,陈腐;滥:浮泛不合实际。指陈腐、空泛的论调。
成语举例:所以常常是那套褪色的陈词滥调,诗的本身并不能比题目给人以更深的印象。(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含贬义,指没有新意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正音:调,不能读作“tiáo”。
成语辨形:词,不能写作“辞”。
成语辨析:陈词滥调和“老生常谈”;都可指讲惯、听厌的话。不同在于:①陈词滥调谈的内容既陈旧;又空泛;是个个掩耳、人人讨厌的;“老生常谈”虽然是老话;但不一定没有现实意义或人人讨厌听;可表示自谦;而不含空泛的意思。②陈词滥调含贬义;语义重;“老生常谈”是中性成语;只有用来指责别人时才含贬义。
成语谜面:老舅舅拉破二胡
歇后语:老舅舅拉破二胡
详细解释
- 陈词滥调是由“陈词”和“滥调”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陈词指老生常谈、陈旧的言辞;滥调指重复使用过多的乏味的话语。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表达时缺乏新颖和创造性,只是机械地重复一些老套的话,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
使用场景
- 陈词滥调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重复使用陈旧言辞,缺乏创造力和新意的人。比如在演讲中,如果一个演讲者总是使用一些陈旧的观点和套话,听众就会觉得他的演讲陈词滥调。此外,在写作、辩论和讨论中,如果一个人只会重复一些老生常谈的话,而缺乏新颖和独特的见解,也可以形容他的言辞陈词滥调。
故事起源
- 关于陈词滥调的具体故事起源尚不清楚,但它作为一个成语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古代文人的创作有关,因为古代文人在创作时常常追求新颖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对于重复使用陈旧言辞持批评态度。
成语结构
- 陈词滥调是一个形容词性短语,由两个成语组成。其中,“陈词”是名词,指老生常谈、陈旧的言辞;“滥调”是名词,指重复使用过多的乏味的话语。
例句
- 1. 这篇文章的内容全是陈词滥调,毫无新意。2. 他的演讲总是陈词滥调,听起来很乏味。
记忆技巧
- 记住陈词滥调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技巧:1. 关联记忆:将陈词滥调与重复使用陈旧言辞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
2. 创造联想
- 将“陈词”联想为老生常谈的话语,将“滥调”联想为过多乏味的话语,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类似的成语,如“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等,这些成语都与缺乏创新和新意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每次都讲同样的故事,觉得很陈词滥调。初中生:他的演讲总是陈词滥调,没有新鲜的观点。高中生:这篇作文里的观点都是陈词滥调,没有独到之处。大学生:他的演讲内容陈词滥调,缺乏新意,无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