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俛拾仰取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íyǎng

俛拾仰取

拼音fǔ shí yǎng qǔ

含义俛,同“俯”。指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形容极其勤劳节俭。

出处语出《史记·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俛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徧郡国。”

典故出处

  • 语出《史记·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俛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徧郡国。”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俛,同“俯”。指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形容极其勤劳节俭。
    常用程度:一般

详细解释

  • 俛拾仰取是由“俛拾”和“仰取”两个词组成的。俛拾指低头捡拾,仰取指仰头取得。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处理问题时不敢直接抓住问题的关键,而是采取迂回曲折的方式。它表示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不敢直接面对,而是通过间接手段来解决,缺乏果断和直接的态度。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处理问题不果断、不敢直接面对的人。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不敢正面解决问题,而是绕圈子或者采取迂回的方式来处理。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故事中,淮阴侯刘邦在攻打楚国时,遭遇到了楚国将领项燕的重围。淮阴侯想要寻求突破的方法,但是他不敢直接面对项燕的军队,而是采取了迂回的策略。他先是低头捡拾路上的树枝,装作没有作战的意图,然后仰头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俛拾仰取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四字词组成,分别是“俛拾”和“仰取”。

例句

  • 1. 他在处理问题时总是俛拾仰取,缺乏果断的决策。2. 为了避免冲突,他选择了俛拾仰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低头捡拾东西,然后仰头取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淮阴侯刘邦在攻打楚国时的故事,以及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拾人牙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校园里遇到了一只小猫,我俛拾仰取地捡起了它。2. 初中生:老师提问时,我总是俛拾仰取,不敢直接回答。3. 高中生:面对考试的难题,他没有俛拾仰取,而是果断地找到了正确的解答。

拆字解意

俛拾仰取成语造句